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相关文献

  • 1、宫颈脱落细胞DNA定量分析和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宫颈早期病变的诊断(实用临床医学,2016年第17卷)

    作者:樊芬莲,卢玉山,陶一蕾,张中

    关键字:宫颈病变, 液基细胞学, 宫颈活检

    摘要:

    目的:比较宫颈脱落细胞 DNA 定量分析和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宫颈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98例健康体检的育龄妇女,对其行宫颈脱落细胞 DNA 定量分析和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以宫颈组织活检结果为标准对上述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宫颈脱落细胞 DNA 异倍体细胞检出率为23.31%,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为15.92%,前者阳性率高于后者(P <0.05);DNA 定量分析对宫颈病变敏感度为80.98%、特异性为51.64%,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病变的敏感度为69.33%、特异性为62.39%。结论宫颈脱落细胞 DNA 定量分析对宫颈疾病的筛查准确性更高,可有效避免漏诊的发生,与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检查后,可提高临床检出率和准确性。


  • 2、液基细胞学检测联合DNA倍体分析在良恶性胸腹水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6年10月)

    作者:王应霞,张旋,吴莹莹,舒然,潘国庆

    关键字:液基细胞学, 胸水, 腹水, 鉴别诊断

    摘要: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测联合DNA倍体分析在良恶性胸腹水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8月-2012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存档的胸腹水标本258例,其中胸水206例,腹水52例。对所有标本同时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和采用全自动细胞图像分析系统(DNA-ICM)进行DNA倍体分析,比较液基细胞学、DNA倍体分析和两种方法联合检测的结果。结果 在258例胸腹水标本中,液基细胞学检测结果:可疑24例,确诊58例,阴性176例,阳性率为31.8%;DNA倍体分析结果:可疑9例,确诊84例,阴性165例,阳性率为36.1%;液基细胞学联合DNA倍体分析发现可疑12例,确诊93例,阴性153例,阳性率为40.1%,与单独使用液基细胞学检查和DNA倍体分析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液基细胞学制作的细胞片适于进行DNA倍体分析,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和DNA倍体分析可明显提高恶性胸腹水的诊断阳性率。


  • 3、全自动DNA定量技术能提高支气管镜刷片中肿瘤细胞的阳性检出率(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年1月)

    作者:郭睿,杨军,苏宝山,康安静,马莉

    关键字:肺肿瘤

    摘要:

    目的 探讨DNA定量技术肺癌筛查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181例肺部疾病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取活检并刷检.活检组织经常规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后进行病理检查;留取部分刷取物制作刷片,常规固定、HE染色后进行常规细胞学检查,剩余刷取物放入麦克奥迪DNA倍体样本处理试剂中固定,悬滴法制作涂片,经Feulgen染色,采用Motic全自动细胞DNA定量分析系统进行细胞DNA定量分析.对比分析细胞DNA定量分析与传统支气管刷片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结果 采用全自动DNA定量技术检测纤维支气管镜刷检物中肿瘤细胞的灵敏度为87.30%、显著高于传统纤维支气管镜刷片的灵敏度52.38%,但特异度(80.5%)较其低. 结论 全自动DNA定量技术是一种敏感而特异的肺癌筛查和早期诊断技术,能提高纤维支气管镜刷检物中肿瘤细胞检出率.


  • 4、细胞DNA定量分析结合液基细胞学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6年3月)

    作者:朱燕燕,怀建国,蒋艳,杨小苗,申成香

    关键字:肺肿瘤,液基细胞学

    摘要:

    目的 探讨细胞DNA定量分析系统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17例标本各制成2张薄层细胞片,分别行HE染色和Feulgen染色.统计117例患者肺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或胸水沉渣检查情况.结果 (1)在肺癌的诊断中细胞DNA定量分析法(阳性率86.7%)优于液基细胞学检查(阳性率50%).(2)DNA定量分析法检测不能区分肺癌的组织学类型.(3)两者联合使用(灵敏度为96.67%,特异度为83.91%)优于单一的检测方法.结论 细胞DNA定量分析法较液基细胞学检查在肺癌的诊断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用细胞DNA定量分析系统可弥补常规形态学的不足,二者联合使用,更有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


  • 5、术中组织印片细胞DNA倍体分析在甲状腺疾病中的诊断意义(诊断病理学杂志,2016年8月)

    作者:张林重,任力,李炜,李德昌,岳颖

    关键字:甲状腺疾病, 术中病理诊断

    摘要:

    目的 探讨术中组织印片细胞DNA倍体分析对甲状腺疾病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提高术中快速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对549例甲状腺术中冷冻标本进行术中组织印片细胞DNA倍体分析及冷冻切片诊断,并与术后常规石蜡切片诊断、免疫组化及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549例甲状腺术中冷冻切片确诊536例,确诊率97.6%;术中组织印片细胞DNA倍体分析确诊543例,准确率98.9%;二者联合确诊545例,确诊率99.3%.结论 将冷冻切片联合组织印片细胞DNA倍体分析应用于甲状腺疾病手术中快速病理检查,能减少误诊,提高快速诊断的准确率.

    2016.08 术中组织印片细胞DNA倍体分析在甲状腺疾病中的诊断意义.pdf

  • 6、DNA倍体定量分析在细胞学诊断中的价值(华夏医学,2016年2月)

    作者:唐澄海,李西融,王媛媛,姚春宝,邓小丽

    关键字:脱落细胞, 胸水, 腹水, 心包积液,尿液,支气管灌洗液,鼻咽标本,肝穿标本

    摘要:

    目的:探讨DNA倍体定量分析在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21例病理学检查标本分别进行常规细胞学检查和DNA倍体定量分析,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效果.结果:常规细胞学检出癌57例,可疑癌17例,癌及可疑癌共计74例,占检查病例的33.48%;DNA倍体分析查出癌68例,可疑癌49例,癌和可疑癌共计117例,占检查病例的52.9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NA倍体定量检测敏感性高于常规细胞学检查.


  • 7、术中冰冻组织印片细胞DNA倍体分析的研究进展(临床合理用药,2016年6月)

    作者:常方媛,赵久飞,常学洪,董建凤

    关键字:组织印片, 全自动细胞图像分析系统, 综述

    摘要:

    定量病理已是现代病理学的一个新分支,而定量诊断病理又是定量病理的一个新分支。在欧美各国全自动细胞图像DNA倍体分析系统在诊断及研究肿瘤病理现已广泛应用。全自动细胞图像DNA倍体分析系统对恶性肿瘤的病理诊断、恶性程度判定、预测预后均具有重要价值。全自动细胞图像DNA倍体分析系统能正确测定DNA倍体并明确细胞周期,这就从分子水平探究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这是单凭常规病理形态达不到的,弥补了传统病理只能获得肿瘤的组织学结构的不足。肿瘤病理诊断以传统方式结合DNA信息才会使诊断更为客观和准确。总之,随着人们对定量病理的了解和计算机的发展,全自动细胞图像DNA倍体分析系统的应用前景会愈来愈好。


  • 8、细胞DNA倍体分析技术在人口大国宫颈病变先行筛查中的优势(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6年第8卷)

    作者:周宏,罗新

    关键字:宫颈癌筛查

    摘要:

    宫颈上皮内瘤变(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属于癌前病变阶段,宫颈癌由其发展而来,成为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世界女性中,每年新诊断子宫颈癌约52.76万人,近26.50万人死于该病,其中90%死者位于不发达地区[1]。中国每年新发现子宫颈癌例数约7.5万,占全球宫颈癌新发总人数的1/7,3.5万人死于此病[2]。目前在宫颈病变筛查中运用较广泛的是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基因检查和宫颈细胞学检查。细胞学检测也由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巴氏涂片( Pap Smear)发展到目前运用较广泛的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 thin -prep cytologic test, TCT)。我国自开展细胞学检查以来,20世纪90年代死亡率较70年代降低了69%[3];但在欠发达地区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较高,这些地区普遍存在着人口基数大、卫生资源短缺、病理医生缺乏,尤其是细胞病理学医生严重不足,城乡医疗水平差距显著,加上经济基础和经费实力不够的情况。因此,自动化、智能化、经济型的细胞DNA倍体分析技术在宫颈病变的先行筛查中表现出突出的优势,尤其是在人口大国。


  • 9、DNA定量分析与液基细胞学检查对恶性腹腔积液的诊断价值(中国综合临床,2016年11月)

    作者:于惠芝,黄柳炎,毛敏,邹亚,阳娟

    关键字:腹水, 液基细胞学

    摘要:

    目的:探讨DNA定量分析和液基细胞学检查对恶性腹腔积液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湖南省岳阳市二人民医院58例腹腔积液患者,收集其腹腔积液分别进行DNA定量分析和液基细胞学检查,比较二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58例患者中39例经活检或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DNA定量分析的阳性率(92.31%,36/39)明显高于液基细胞学(82.05%,3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7)。DNA定量分析、液基细胞学与组织病理诊断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分别为0.807、0.498。二者联合检测诊断恶性腹腔积液的曲线下面积( AUC)为0.92,高于两种单项检测(0.90、0.75)。 DNA定量分析和液基细胞学检测敏感性分别为94.74%(36/38)和84.21%(32/38),特异性分别为85.00%(17/20)和65.00%(13/20),诊断准确性为91.38%(53/58)、77.59%(45/58);二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94.87%(37/39),特异性为95.00%(19/20),诊断准确性为93.10%(54/58)。结论 DNA定量分析对腹腔积液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高于液基细胞学,将两种方法相结合可提高对恶性腹腔积液诊断的准确性。


  • 10、DNA定量细胞学分析对于HPV阴性的ASCUS的分流作用(河北医药,2016年7月)

    作者:宋文惠,王莉,冯莉,崔文华,于湄

    关键字: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 ASCUS, 宫颈上皮内瘤变

    摘要:

    目的:探讨DNA定量细胞学分析对于HPV阴性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 ASCUS)的分流作用。方法对80例HPV阴性的ASCUS患者进行DNA定量细胞学分析,且DNA定量细胞学结果异常者进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按照DNA指数(DNAindex,DI)将不同DNA定量细胞学结果分为DI<2 K.5组( n =41)、DI>2.5组( n =26)、DI>5组( n =13);按照年龄分为3组:≤30岁组( n =28),31~49岁组( n =30),≥50岁( n =22)。分析3组DNA定量细胞学结果中CIN检出率及异常DNA定量结果,不同年龄条件下CIN检出率。结果 HPV阴性组中异常DNA倍体细胞的阳性率20%,ASCUS中DNA倍体异常的CIN检出率为38.8%。不同DI组病理结果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 DI>5组CIN2及CIN3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DI>2.5组和DI<2.5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DI>2.5组与DI<2.5组病理结果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50岁组DNA定量细胞学异常的CIN检出率高于≤30岁组和31~49岁组(63.6%),其中CIN2及以上病变的检出率为45.5%。不同年龄组组间的DNA定量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 HPV阴性的ASCUS人群进行DNA倍体分析有助于检出CIN,是分流筛查的有效手段,将DNA定量细胞分析中DI>5作为宫颈活检的标准可能增加CIN2及以上病变的检出率。


  • 11、宫颈细胞DNA定量分析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皖南医学院学报,2016年)

    作者:闻明,田德明,杨小苗,怀建国

    关键字:宫颈癌筛查, 液基细胞学

    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DNA定量分析在已婚妇女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同时运用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与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技术对已婚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检查结果阳性的患者给予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进行病理确诊。结果:1000例妇女行宫颈细胞DNA定量分析共查出DNA倍体异常者188例(18.8%),其中DNA异倍体1~2个101例,DNA异倍体≥3个87例,经宫颈活检病理诊断,DNA异倍体者确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Ⅲ级共121例,宫颈癌12例,细胞DNA定量分析检测宫颈病变(CIN-Ⅲ及以上)的灵敏度为89.3%,特异度为18.5%,阳性预测值为13.3%,阴性预测值为92.5%;1000例妇女同时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查出异常者共65例(6.5%),经活检病理诊断,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异常者确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Ⅲ级27例,宫颈癌4例,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宫颈病变(CIN-Ⅲ及以上)的灵敏度为32.1%,特异度为72%,阳性预测值为13.8%,阴性预测值为88.3%。结论:宫颈细胞DNA定量分析灵敏度高于TCT,有助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发现。


  • 12、联合检查方法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诊断病理学杂志,2016年8月)

    作者:张燕,王一,陆萍,杨淑玲,顾红

    关键字:液基细胞学, 宫颈病变, HPV

    摘要: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细胞DNA定量分析、HPV DNA检测及阴道镜宫颈活检组织病理检查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172例同时进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及DNA定量分析检测的病例,其中86例有HPV DNA检测结果,81例有活检组织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其检查结果的吻合情况。结果以ASC-H为液基细胞学阳性界值,发现宫颈阳性病变的敏感性为75%(24/32),特异性为83.7%(41/49),准确性为80.3%(65/81);以DNA定量分析结果阳性为活检标准,则发现宫颈阳性病变的敏感性为78.4%(29/37),特异性为93.2%(41/44),准确性为86.4%(70/81);DNA定量分析检测与液基细胞学的诊断结果吻合率为85.5%;以HPV DNA检测结果阳性为活检标准,则发现宫颈阳性病变的敏感性为63.8%(30/47),特异性为94.4%(17/18),准确性为72.3%(47/65)。结论采用联合检查方法可以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


  • 13、全自动DNA定量技术能提高支气管镜刷片中肿瘤细胞的阳性检出率(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年1月)

    作者:肺肿瘤, 纤维支气管镜刷片

    关键字:郭睿,杨军,苏宝山,康安静,马莉

    摘要:

    目的探讨DNA定量技术肺癌筛查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1例肺部疾病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取活检并刷检。活检组织经常规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后进行病理检查;留取部分刷取物制作刷片,常规固定、HE染色后进行常规细胞学检查,剩余刷取物放入麦克奥迪DNA倍体样本处理试剂中固定,悬滴法制作涂片,经Feulgen染色,采用Motic全自动细胞DNA定量分析系统进行细胞DNA定量分析。对比分析细胞DNA定量分析与传统支气管刷片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采用全自动DNA定量技术检测纤维支气管镜刷检物中肿瘤细胞的灵敏度为87.30%、显著高于传统纤维支气管镜刷片的灵敏度52.38%,但特异度(80.5%)较其低。结论全自动DNA定量技术是一种敏感而特异的肺癌筛查和早期诊断技术,能提高纤维支气管镜刷检物中肿瘤细胞检出率。


  • 14、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联合TCT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大理大学学报,2016年4月)

    作者:赵立仙,田林波,茶金艳,王光明

    关键字:液基细胞学, 宫颈癌筛查, TCT

    摘要:

    目的:探讨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和TCT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效率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间用上述两种技术进行宫颈癌筛查的病理资料989例。结果: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检测阳性40例(4.0%),疑似病例66例(6.7%);TCT检查阳性10例(1.0%),疑似病例42例(4.2%);两种方法的结果互有交叉。结论: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的检出率高于液基细胞学技术的检出率(P<0.05),两者联合应用能够提高宫颈癌的检出率。


  • 15、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应用于宫颈癌筛查的临床研究(中国医药指南,2016年2月)

    作者:郅辉

    关键字:宫颈癌筛查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应用于宫颈癌筛查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8月期间实施宫颈癌检查并有活检结果的9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细胞DNA定量分析和常规细胞学TBS诊断,并将活检结果作为诊断标准,分析两种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中共计有2例宫颈癌患者,30例CINⅠ,6例CINⅡ和6例CINⅢ/原位癌,其他患者均为慢性宫颈炎。细胞DNA定量分析的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95.0%,常规细胞学TBS诊断的敏感度为42.86%,特异度为99.0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应用于宫颈癌筛查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16、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中华肿瘤杂志,2016年2月)

    作者:陶伟,李俊,程柳柳

    关键字:肺肿瘤, 液基细胞学,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纤维支气管镜刷片

    摘要:

    目的:探讨细胞 DNA 定量分析(DNA-ICM)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16例肺癌和209例非肺癌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或)纤维支气管镜刷片标本532个,其中肺癌标本289个,非肺癌标本243个,分别进行 DNA-ICM 和液基细胞学(LBC)检查,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DNA-ICM 检查的敏感度为69.2%,特异度为100.0%;LBC 检查的敏感度为46.7%,特异度为97.9%;DNA-ICM 检查的敏感度高于 LBC(P<0.01)。 BALF 中,DNA-ICM 检查的敏感度为71.9%,特异度为100.0%;LBC 检查的敏感度为48.2%,特异度为98.5%。纤维支气管镜刷片标本中, DNA-ICM 检查的敏感度为62.8%,特异度为100.0%;LBC 检查的敏感度为43.0%,特异度为95.3%。与 LBC 检查比较,BALF 和纤维支气管镜刷片标本的 DNA-ICM 检查敏感度均较高(P<0.01)。107例同时采集 BALF 和纤维支气管镜刷片标本的患者中,BALF 的 DNA-ICM 检查敏感度为79.7%,纤维支气管镜刷片标本的 DNA-ICM 检查敏感度为6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组织分型的肺癌患者中,鳞癌的 DNA-ICM 检查敏感度(82.7%)高于腺癌的 DNA-ICM 检查敏感度(60.2%,P<0.01)。结论DNA-ICM 在肺癌诊断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与 LBC 联合检查能提高肺癌的阳性检出率;BALF 的 DNA-ICM 检查可推广应用于临床。

  • 17、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在尿路上皮癌的诊断价值(实用医学杂志,2016年第32卷)

    作者:苏杰,陶伟,张培,梁朝朝,李俊

    关键字:尿路上皮癌, 液基细胞学

    摘要:

    目的:探讨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DNA-ICM)在尿路上皮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62例尿液标本,其中92例来自尿路上皮癌患者,70例来自良性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分别采用DNA-ICM和液基细胞学(LBC)两种方法进行检查,并将两种结果对比。结果:细胞DNA-ICM在尿路上皮癌诊断中的敏感度为65.2%、特异度为100%,LBC分别为27.2%、98.6%,DNA-ICM检查的敏感度高于L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尿液标本中DNA-ICM敏感度为77.1%,高于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尿液标本的57.9%,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DNA-ICM在诊断尿路上皮癌方面有较大应用价值,可提高尿脱落细胞学的阳性检出率,是尿路上皮癌诊断和随访的有效检查方法。


  • 18、细胞DNA定量分析联合液基细胞学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河北医学,2016年2月)

    作者:谭景浪, 陈琼

    关键字:液基细胞学, 宫颈癌筛查

    摘要:

    目的:研究细胞DNA定量分析联合液基细胞学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从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选取实施宫颈癌筛查并且有活检结果的病例1496例。所有病例均是使用宫颈刷进行取材,行液基方式制片两张,一张实施巴氏染色,用来进行常规的细胞学TBS诊断。另外一张进行Feulgen染色处理,用来进行细胞DNA定量分析诊断。结果:本文一共筛查检测1496例适龄的妇女,活检结果显示癌5例,CIN1共40例,CIN2共6例,CIN3共5例。其中6例的CIN2病例中,实施细胞DNA定量分析检测后结果显示为阳性。有5例CINl实施细胞DNA定量分析后结果显示为可疑,进而使得活检被延迟。仅仅使用常规的细胞学进行诊断,有4例CIN2病例被诊断是ASCUS,或会由于被建议进行复查进而导致活检被延迟,使得病情被贻误,特别是有2例宫颈癌也被诊断有ASCUS。有12例CINl被诊断表现为阴性,30例CINl诊断表现为ASCUS。在对较高级别的宫颈癌前的相关病变进行检测时,细胞DNA定量分析方式的敏感性明显大于常规的细胞学检测。一旦使用联合方式诊断,其敏感性明显得到提升。然而和常规的细胞学进行对比,细胞DNA定量分析检测方式的特异性较低。在联合使用情况下,特异性和常规的细胞学进行对比,尽管特异性降低,但是敏感性进一步得到提升。结论:DNA定量细胞学和常规的液基细胞学进行对比,能有效提高阳性细胞的检出率和高级别病变检出的敏感性。两者联合使用,敏感性进一步得到提升,能够有效提升细胞学检测的质量,对宫颈癌筛查起到较为积极的作用。


  • image01
  • image01
  • image01